企业会员登陆  注册

个人会员登陆   注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农业 >>农业 >> 政务动态 >>正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业发展成就
2009-9-27

  [人民网]:9月26日上午10时,国庆新闻中心(梅地亚中心)二层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成就”的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和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人民网将进行现场图文直播。[09:45]

  [国庆新闻中心副主任周骏]: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国庆新闻中心副主任周骏,欢迎各位前来采访。[10:24]

  [国庆新闻中心副主任周骏]:新闻中心现在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先生,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先生来新闻中心,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发展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10:24]

  [国庆新闻中心副主任周骏]:下面请陈晓华副部长介绍有关情况。[10:25]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来向大家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情况。[10:26]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大家知道,秋分刚过,对于农业而言,正是看庄稼、论丰收的时候,如果大家现在到农村去转一转,就能感受到农村的一片丰收景象,体会到农民的喜悦之情。[10:27]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这60年,对农业来讲是很不平凡的。可以说,60年来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我想,这些变化至少体现在六个方面。[10:27]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一是在农产品供给方面,主要农产品已经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我国粮食的总产由1949年的11320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52850万吨。[10:2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可以讲,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都多年居世界第一。[10:2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二是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农业发展已由粗放生产到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2008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45%,比1978年提高了24.8个百分点。[10:30]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三是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农村经济已由第一产业为主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008年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占GDP的28%。农产品加工业方兴未艾,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10:31]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四是农民收入方面,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1949年到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44块增加到4761元,其中1979年到2008年年均实际增长7.1%。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率先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10:32]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五是农村体制机制方面,农村经济制度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彻底取消农业税,逐步建立农业补贴制度。目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10:34]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六是城乡关系方面,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到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的阳光开始更多地照耀农村。农村水、电、路、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10:35]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同时,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10:38]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下发了6个指导“三农”的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体系。[10:38]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我们可以讲,“三农”发展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特别是今年以来,尽管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等不利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夏季粮油喜获丰收,农业各行业协调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10:3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不仅带来了“三农”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且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的意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对各种挑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增加农村的消费和扩大内需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农村安定和谐,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0:41]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当然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许多矛盾和困难,有机遇也有挑战,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我们也希望今后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10:42]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同志愿意回答记者们的提问。[10:42]

  [国庆新闻中心副主任周骏]:感谢陈晓华副部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提问,提问时请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10:44]

  [中央电视台记者]:刚刚我注意到,您在讲话中提到,今年农民的收入继续在增长,请问您对农民增收的现状满意吗?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谢谢。[10:45]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又是收入问题。所以,党和政府对农民的收入历来高度重视。[10:46]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刚才我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应该说,增长的幅度是大的,数字也是喜人的。但是,我个人看,对这种增长也不要估计过高。因为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增收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增收的门路和渠道还不多。特别是在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10:47]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所以,今年我们把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采取有力的措施,在应对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来促进农民增收。可以讲,上半年我们战胜了很多挑战,保持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态势。上半年农民的现金收入人均273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1%。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个增长的幅度比2008年同期回落了2.2个百分点。近几个月,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从全年看,有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态势。[10:48]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过去促进增收主要靠增产或者提价,或者是开辟新的增收渠道,现在看来,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既要挖掘农业生产的内部潜力,推进产业化发展,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同时,又要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的领域和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既要立足当前,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又要立足长远,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让农民能够分享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成果。[10:50]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谢谢。[10:5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陈部长您好,我的问题是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今年随着经济回暖,珠三角一带又出现了招工难,您对此怎么看?还有,下一步在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方面,咱们有没有什么措施和安排?谢谢。[10:51]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农民的转移就业,特别是在城乡之间流动,是我们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讲,有中国特色。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是由于这些年农业的发展解放了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现在外出务工的,包括到乡镇企业就业的,一共有2.25亿人。农民工的外出就业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以来,确实由于企业的开工不足、订单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民工提前返乡。对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做出了专门的部署和安排。现在随着国民经济的企稳回升,特别是一些企业订单的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情况有了一定的好转,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从典型调查的情况来看,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的劳动力比一季度末增长了2.6%。现在返乡的农民工大体上96%已经重新回城务工经商。[10:55]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但是也要看到,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不仅对社会的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情况,而且对农村的经济运行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就农村而言,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以后,一些地方出现了农业的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对这个问题应该认真地研究解决。同时,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些权利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一些政策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落实。解决农民工的问题,解决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战役。总的是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务工,同时,也要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就业,还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所以,要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好这个问题。[10:5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对目前的一些地方招工难的问题,总量来看,农村劳动力是富余的,出现的主要是结构性的问题,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来认真研究解决。[11:00]

  [新华社记者]:陈部长,我知道您是农业政策方面的专家,我的问题是关于“三农”政策方面的问题。我想知道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今后还将怎样发展?[11:02]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这个问题很大,我只能简要回答这个问题。[11:02]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应该说,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来推动农业的发展。可以讲,政策的取向始终是围绕着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来展开的。[11:03]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当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策的着力点有所不同。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主要是通过土地改革让农民“耕者有其田”,组织农民进行合作生产,尽快地恢复农业和改变农村的面貌。[11:04]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随后又进行了公社化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过急、变化过快、形式过于单一,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让农民吃了苦头。当然,在这个时期也采取措施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力度,特别是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很多工程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11:06]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前30年政策取向不仅要推动农业的发展,也要通过农业的发展来积累工业化、城镇化的资金。所以,这个阶段农业对我们工业体系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11:07]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改革开放率先从农村起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的30年首先是放开搞活农村经济,比如,我们给农民经营自主权,实行家庭承包,比如,允许农民发展工副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活跃农村经济。[11:08]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就是目前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所以,整个农村政策的取向就是要推动城乡统筹。[11:0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所以,才有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对农民的补贴,免费实行农村义务教育,推行新型的合作医疗和逐步建立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11:0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现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可以讲,范围越来越广,标准越来越高,项目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宽。所以,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长,会进一步健全农业投入的保障制度、价格支持政策,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制度保证。[11:13]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过去农民总结农业的变化有三句话,叫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我看今天和今后仍然如此。[11:13]

  [中国经济网记者]:孙部长在先前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业部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机制来加强管理农业引进外资。这方面的政策和机制是否会在年内出台?现在关于农业引进外资方面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管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最近有部分国家对我国的相关猪肉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农产品出口方面有没有受到一定的影响?农业部会采取哪些预防性措施进行应对?谢谢。[11:15]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现在中国的农业是对外开放的农业,对外开放自然包括农业外资的引进。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外资,对促进农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1:16]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今后还要继续在更宽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加强农业对外合作交流。[11:16]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我们引进外资有几个基本的考虑:第一,就是要有利于促进和保护国内的农业产业和中国农民的利益;第二,就是要严格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有关规定来加强管理和服务;第三,就是要按照市场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11:1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应该说现在我们正在逐步地完善引进外国资金投入农业领域的管理的一些相关规定和办法。这些规定和办法是符合国际通用规则的,也是符合我们国家实际的。[11:20]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这项工作实际上一直都在做,随着改革发展的进程,我们会不断地完善。[11:22]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至于说到一些产品进口,确实从去年金融危机以后,特别是今年以来,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至七月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下降了百分之十二点多,对国内的生产特别是对出口企业影响很大。[11:23]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同时也要看到,今年上半年以来,一些农产品大量进口,对国内的产业带来了影响,对农产品的价格也形成了打压。[11:23]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中国历来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也希望通过谈判和磋商,来解决一些贸易的问题。[11:27]

  [中央电视台记者]:您好陈部长,我问的问题是和对农民保护有关的。我去了一些地方,比如一些很贫穷的地区,但是那里的农民现金收入非常好,甚至比北京一些郊区好得多的多。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因为您刚才提到有2.25亿农民在外地务工,还剩下一大批农民在农村,这些农民的利益如何去平衡?如何去保护?还有,最近在北京附近我看到一个地方搞一种拆迁,就把农民的土地国有化,国有化的过程中给农民的价格补偿是非常低的,但是,国有化之后,这个地价卖得非常高。作为农业部在尊重保护农民利益方面未来有什么具体的措施?[11:2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刚才讲到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讲的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问题。这是当前农民收入状况的一个特征。主要是地区之间、户与户之间收入的差距比较大。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个体能力的一些原因。[11:2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我们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11:30]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现在要着力地解决一些贫困地区收入的问题,一些贫困户的收入问题。所以,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在投入上、在项目安排上,向这些地区倾斜。[11:30]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刚才讲到的第二个问题,对农民来讲,也是关系重大。因为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11:30]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土地的权益是农民权益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一些地方由于征地没有严格地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没有实行公开的程序,没有按规定足额地补偿,没有采取措施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所以,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11:32]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对这个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要稳妥地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农业部门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配合国土资源等部门做好有关工作。[11:33]

  [农民日报记者]:陈部长好,我的问题是今年8月份以来,我国东北及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前不久,东北又出现了大幅度降温,眼下正是秋粮收获的季节,我想问一下,干旱和降温对秋粮生产有多大的影响?请您分析一下今年的秋粮生产形势,并预测一下全年粮食能否继续增产?谢谢。[11:33]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确实,粮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们没有因为连续五年的粮食丰收而稍有松懈,把各项促进粮食生产的工作抓得紧而又紧。今年的粮食生产是在这几年起点比较高的基础上,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是在遇到特大旱灾挑战的情况下展开的。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上半年夏粮已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六年增产,早稻也获得丰收。[11:36]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上半年特别是夏粮的丰收、早稻的丰收为全年夺取丰收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但是,8月份以来我国的东北和南方的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确实对旱区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1:37]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前不久,东北部分地区又出现大幅度的降温,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轻霜,但总的看,这是属于正常的霜期,发生的范围比较小,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且下霜主要是在林区和草原,主要的农区没有出现霜冻,近期每天的最低气温都在零度以上,光照条件也比较好,还是有利于秋收作物的成熟和生长。[11:3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今天是26号,可以讲,东北已经过了正常的霜期,秋粮作物已经陆续成熟,所以,即使再出现霜冻天气,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大。所以,我们现在的判断,就全国而言,如果后期不发生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全年的粮食生产有望获得好收成。[11:39]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我们这么判断或者说这么讲,主要是依据三条:第一,今年的秋粮面积是扩大的,前期的生产基础是比较好的。今年整个秋粮的面积扩大了1300万亩,而且主要是高产的玉米和水稻。同时也要看到,秋粮的播种基础比较好,前期的长势是这几年比较好的一年。[11:40]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第二,农业抗灾和后期田间管理措施是比较有力的。各种抗旱措施抓得紧,抓得比较实,真正做到了“秋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11:41]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第三,非旱区的生产形势比较好。现在一些地区已经陆续收获,预计秋粮增产的省份多,减产的省份比较少。[11:41]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现在秋粮的收获已经在全国陆续展开,从农业部的农情调度看,截止到9月24日,也就是前天,全国的秋粮收获面积已经占应收面积的28%。开镰比较早的西南地区已经完成了74%,从已经收获的情况看,这些省份稳产增产的趋势比较明显,所以,我们刚才讲,有信心夺取今年粮食有个好收成。[11:42]

  [国庆新闻中心副主任周骏]: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也谢谢各位记者。[11:43]

  [国庆新闻中心副主任周骏]:明天上午十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将应邀来这里介绍中国的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情况,欢迎各位记者到时参加。谢谢大家。[11:43]

  [人民网]:今天的现场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关注。[11:45]

[发表/查看评论]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资料,未经本站书面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单位:湖北移风网络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热线:0713-7013416  广告发布咨询:0713-7013416
Copyright 2009-20015  移风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